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2:24 点击次数:65
7日凌晨,印度空军对巴基斯坦发动突袭,结果却踢到了铁板。
5架战机被击落、导弹射程被碾压、指挥系统乱成一锅粥——这场空战不仅让印度颜面扫地,更让法国“阵风”战机首次在实战中吃瘪。
巴基斯坦外长直接摊牌:全靠中国歼-10C和PL-15导弹,我们才赢得这么轻松。 更狠的是,巴方撂下一句话:“本来能打掉几十架,但给印度留了面子。 ”
美国媒体挖出关键细节:印度战机连导弹按钮都没摸到就被击落,这哪是打仗? 简直是单方面“点名屠杀”!
5月7日凌晨3点,印度空军突然动手了。
9架“阵风”战机带着“布拉莫斯”导弹,借着夜色扑向巴控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本土的9个目标。
按照印度军方说法,这是对4月22日克什米尔恐袭的“复仇行动”。 但谁也没想到,这场突袭成了印度空军的噩梦。
巴基斯坦的雷达比印度预想的更早锁定了目标。
巴方防空部队在边境线内就发射了远程导弹,印度飞行员甚至没看到敌机,屏幕上就跳出了“被锁定”的警报。
第一架“阵风”战机在160公里外被击中,残骸坠落在印度自己的领土上。 紧接着,两架苏-30MKI和一架米格-29也拖着黑烟砸向地面。
法国人坐不住了。 当天下午,法国国防部官员首次承认:“确实有一架阵风被击落。 ”这款号称“欧洲最强”的四代半战机,单架造价超过2.4亿美元,却在首秀中栽了跟头。
更尴尬的是,印度阵风挂载的“米卡”导弹射程只有50公里,而巴方歼-10C发射的PL-15导弹能在150公里外开火——用美国媒体的话说:“就像拿着长矛的人还没靠近,就被弓箭手射成了刺猬。 ”
印度空军的问题不止导弹短腿。
从坠毁战机的残骸看,一架阵风的导弹发射架上还挂着4枚未发射的“米卡”。 巴方情报人员透露:“他们的雷达被干扰了,飞行员连目标方位都分不清。 ”
反观巴基斯坦,歼-10C、预警机和地面雷达的数据链完全打通,印军战机刚起飞就被全程追踪。
空战规模大得吓人。 双方总共出动了125架战机,在边境线上演了一个多小时的“导弹对轰”。
但印度始终没敢越界——巴方的F-16和枭龙战机就守在边界内侧,只要印军跨过红线,就会被群殴。
印度民众直到第二天才从外媒得知真相。
巴基斯坦这次赢得太干脆,连自己人都觉得意外。
巴外长在记者会上直接点名感谢中国:“歼-10C和PL-15的组合,让印度毫无还手之力。 ”
印度空军拼命找补。 他们先是否认阵风被击落,接着改口说“只有老旧米格-21受损”,最后又威胁要“加倍报复”。
但法国达索公司悄悄派了技术团队去印度——阵风残骸里那套价值5000万欧元的电子战系统,可千万不能落到中国人手里。
巴基斯坦的克制让国际社会捏了把汗。 巴总理办公室流出一份会议记录显示,军方高层曾提议乘胜追击:“至少能再打掉20架印度战机。 ”但最终被否决。
巴方不仅立刻关闭全国空域48小时,还疏散了边境60个村庄的居民。 用一名退役将领的话说:“给莫迪一个台阶下,总比逼他发疯扔核弹强。 ”
印度老百姓不买账了。 有人在推特上贴出对比图:一边是印度空军参谋长坐拥42架阵风的自拍,另一边是巴军飞行员站在歼-10C前竖大拇指,配文是“2.4亿美元 vs 4000万美元,谁更划算? ”
美国CNN记者在巴基斯坦导弹残骸上发现了关键证据:PL-15的雷达罩和导引头,和解放军自用款几乎一样。
这意味着中国可能对巴铁兄弟开了“后门”——把射程200公里的版本偷偷改个名就送过来了。
五角大楼分析师酸溜溜地说:“印度买了那么多美国GPS制导炸弹,结果根本用不上。 ”
这场空战给所有看客上了一课。 当印度飞行员忙着切换法语、俄语和英语操作界面时,巴方飞行员全程用中文喊话;当印度地勤给阵风战机装填法制导弹时,巴方歼-10C已经用数据链共享了所有目标的实时坐标。
新德里国防研究所的报告一针见血:“我们买的是一堆零件,中国人卖给巴基斯坦的是一整套杀人机器。 ”